定义负收益率债券是指投资者购买债券后,持有到期所获得的总回报为负数的债券。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到期时收到的本金和利息总和少于他们最初支付的金额。负收益率债券通常出现在经济疲软或通货紧缩时期,投资者愿意接受负收益率是因为他们寻求安全的投资,并且预计其他投资的回报率会更低。
起源负收益率债券的概念在 21 世纪初开始引起关注,尤其是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为刺激经济而采取了极低甚至负利率政策。2014 年,欧洲央行首次实施负利率政策,导致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券出现负收益率。
类别和特征负收益率债券主要分为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通常由经济发达国家发行,如德国和日本,因为这些国家的债券被视为安全的避风港。公司债券则较少见,通常由财务状况极为稳健的公司发行。负收益率债券的主要特征是其安全性高,但回报率低,甚至为负。
案例研究一个典型的案例是 2016 年德国发行的 10 年期政府债券,其收益率跌至负值,反映出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担忧。另一个例子是日本,长期以来其政府债券收益率一直处于负值,反映出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和低通胀环境。
常见问题投资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投资负收益率债券?主要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高涨时。此外,投资者可能误解负收益率债券的风险,认为其无风险,但实际上,市场利率的变化可能导致资本损失。